分类 Beta 下的文章

小年

14日小年,日历显示下周日初一,周六除夕。今年春节来得早,来得稳当,赶上了休息日。年底最后一天我还是看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今年没有前些年的大场地模式,也许当时刚好是第一波传染高峰,改了小场地主持。小场地比大场地主持需要更多的趣味和家庭的感觉。在我过往印象里,何炅和汪涵算得上小场地主持方面非常厉害的成功人士。
最近没事在Android群里与人交流新系统的易用性,现在的Android已经更新到Android13。在这个系统加持下,手机已经无法如十年前般百家争鸣的状态。如今能持续更新系统的手机也并不多见,多数手机更新维护两年到三年就停止了更新。甚至现在手机更换电池也成了麻烦事,需要拆卸屏幕后盖再用胶水粘合。我记得2009年之前使用Nokia手机,如果电池没电了直接拆下来换新的电池还可以继续用手机。塞班(Symbian)的系统给人的印象始终是旧版本的WindowsXP,还是没用应用程序的版本。假如塞班可以使用自己的应用商店,再如程序接口般能兼容其他系统应用的系统,我相信用户会非常喜欢。Windows11是最新微软出的操作系统,系统更新下出现了大量其他厂商的模拟器(我想那些应该是外包产品),而在模拟器的环境下可以使用大部分的App。既然Windows11可以做到,那么塞班也可以做到。
前些年我查过微软对windows更新的序列,仅进入系统的声音多达几十个版本。我相信我一生都未必能看到更新那么多大版本。我相信Windows的未来应该是更新到适应大部分其他系统,同时对多平台进行同步更新的状态。
最近几天没事也看了看CPU的竞争,2021年最初出了比较廉价的骁龙480处理器,后来又有了888、870等等。联发科在2019年出了天玑系列,在如今的国内手机行业里有很多厂商在使用。苹果从A14开始进行5G更新,更新的序列并不缓慢,而且芯片制程已经从5nm到现今的3nm,而且据说台电和三星都在研究良品率。3nm已经非常接近实验室2nm的尺度了,芯片的上限不知道在啥程度。
至于去年,2022一整年在上班、下班、上班、下班,还有隔离。我粗略的计算了一下,抛去前些年我整年在外面工作,这一年的工作密集度是最高的。在上班的时候我又见到了有的人因为家人和生活抛弃工作,有人因为工作抛弃家人和生活。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我想想确实那么回事,至于工作室我也是忙活了半年,有些模型和图确实是难点。
最近几天大风太猛了。寒潮能吹到南海估计又会带来不一样的浪涌。寄希望于2023年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美丽景象。
二零二三年一月十四日于锦州市

不看行程卡了

12日起床的时候我看了行程卡将会在13日00点也就是12日24点准时下线。我记得我第一次使用行程卡特别不开心,总觉得自己的行踪被很多人知道了。开始的时候很多周围的大爷大妈们也十分不舒服,他们总会斤斤计较行程卡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干扰。三年疫情,我相信很多大爷大妈都能自己按着手机看行程码和核酸码了。公告行程码下线后三大运营商发了公告将会在行程码下线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数据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看来以后隐私数据会看不到了。
最近没事翻阅传染病的级别,原来新冠传染病与当年非典(SARS)传染级别更高的传染病。还好多年前那场传染病没有传染到我所居住的住所,但是现在新冠传染疾病已经传染到了我附近的小区。最近这些天我也是战战兢兢的认为传染病会传染给我。我看到很多聊天群里都在算计时间。说圣诞节传染后元旦不会被传染,元旦传染春节就不会被传染,七天就能扛过去等等……我看后就是笑了笑,大家应对的法子越来越多了。
三年疫情到今天是新的起点,应对的事情并不会因为行程码决定传染源了。我也不知道今后会不会有更厉害变异的传染源出现。医学上或许是对新冠肺炎做了新的应对方式。
我记得2019年12月就是新冠出现的第一年,当时也是春节前出现的大规模爆发。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国家出现这类事情是挺不幸运的。接着三年里每次去商场、超市都要核酸、行程码、进店码,有时候想想生活确实麻烦了太多太多。今年我也经历了隔离,虽然没有被封在隔离区,也算差不多的形式吧!
又要到年根了,希望今年的“年味儿”会和和美美、平平安安的!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于锦州市(刚好是零点)

我的第一份工作(十八)

前阵子,我画了一条船的艏部结构模型。在给我提要求的时候竟然让我用CATIA创成式模块去做.我觉得有点奇怪,我原本想会用造船模块的总体和详细结构模块来做,没想到要用曲面模块,而且竟然是做整个船艏的大部分。
2011年,我记得烟台来福士很多平台都交付了,彼时比较著名的平台是巴西、新加坡以及中石油斥资建造的。我与组内大部分员工职责相同,我们的职责只负责设备那部分,而多数是由设备引起的其他专业的问题也是这一组来解决的。
在大部分项目交付后我们组获得了一条名为50000吨半潜船的初期送审设计工作。该船承重于主机、辅机、舵机等的主结构已经基本敲定,只有剩余的设备还没有布置。我们小组的几个人被安排在三楼还是四楼的角落边,具体哪里我不记得了。该船最不同之处是我可以对初期图纸做更好的布置。
半潜船与半潜平台相同,都是利用水的浮力确定船在水中的稳性。通常来讲类似的船和平台都会有侧推或者全回转推进器。50000吨船我目前只记得曾做过该船的机舱布置。当时布置的时候针对泵类。
布置半潜船的设备与普通船的区别应该在于空间有限。当你本可以把膨胀水箱布置在高处时会发现超过五米的结构位置很刁钻,没有空间,还要再设计走台,否则人很难到近处做维护。同时因为该船的机舱与生活区是分开的,值班的时候可是需要行走很远的路。普通船想从生活区或者驾驶台走到机舱就是从楼上走到楼下。如果想把机舱也挪到船艏,200多米的螺旋桨轴真真超出材料概念了,又或者把推进器换成全回转推进器,但通常舰船都使用重油,能完全用柴油行驶的舰船不多见。当时我做概念设计时的版本还是普通推进的主机。
我们组从香港的船东(信群)手中接过了大部分的原始概念图纸去布置,机舱用了很多功夫,几乎是来一版原始图纸我这边就更新一版,而机舱衔接生活区部分的走廊内的污水井我也有涉足。当时我做的时候还是比较好奇的,因为污水井的数量和自动化很高,它的雏形与无人值守的机舱相呼应。
做布置有时候会出现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比如说600*800的人孔,人孔周围间距留一米就可以算得上布置中最佳空间,但有时会发现人的身高要按照多数人来设定,至少要有接近与门高度,大约2米来做空间设计,否则身高1.9米的人从人孔钻出来还是要鞠躬而行。布置常常考验的便是空间预留问题,CATIA也曾有空间模块来模拟人机,只是我涉足并不深。
对于人来讲,三人并行的逃生通道就不要设计成双人并行的设定。如果变成了单人的逃生通道定要有扶手或者提高行走效率的机械或者舾装件辅助便捷逃生。我通常会在一些成熟的产品中见到利用空间的设计,无论是长度、宽度又或者高度的利用,每每见到我都心生赞叹。优质的设计总是利用少的燃料和材料做出经典的产品。我想这应该是多思量和反复校核的效果。

先写到这儿,后面有时间再写!
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五日于锦州市

接地气儿

接地气儿,俗一点理解叫贴近生活,再透彻一点说是与群众生活在一起。我的旧时光里身边经过的人没有一万也得有八千。我这么普通的人都能接触这么多人,想必与我年纪相仿的人会比我见过的人更多。我在Linkedin的页面间看过许多老板的联系人是几千+的数量级,我是没有那个能力外联如此多的职业人。
既然人都会接触一定数量级的人就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人不比机器,机器多数时候没得选择,人有得选择。
我曾以为接地气儿就是机器般没得选择,但人终归是人,人有喜欢的地气儿和不喜欢的地气儿,所以人的选择会比较偏激。也就是说特别偏激的人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最近几年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假如在二十年前或者三十年前家用汽车是奢侈品,多数汽车也还是进口货。现今大多数老板都有了自己的工厂,生产的车样式繁多,甚至有了许多diy style的经典案例。日子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现在来看是汽车和手机。消费群体也最多。可以说是游走在群众中的产品。
如果抛却社交及产品附加值,汽车在使用、维护保养间能让人们便利即是好车。说起来销量排行榜前列的五菱宏光就是接地气儿榜样。手机与汽车类似,需求相同。以前人们喜欢长久的事物,时至今天人们仍旧没变,只是机器也有保质期。
千万别做机器,也别错过做人的选择。否则人与机器就没得区别了。只是人再怎么接地气儿也不如机器,机器游走的人群之间,而人类还很喜欢机器。
二零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于锦州

  • 文章
  • 评论
  • 分类
  • 归档
  • 外链





2
0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