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机器 下的文章

2024年的最后一天

这一年,比去年累多了,很多事情耽误在路上了。没事我翻了翻这一年大数据给我的账本,今年收支比去年乱套多了。去年是疫情结束的第一年,没了疫情封锁,生活才开始变得舒适。所有的生活还是因为疫情我发呆了两年多,2022年和2023年也没研究啥。
今年年初去考了CRAC的业余证书,还在群里看到了很多来中国研究无线电的外国友人,挺有意思。只是我还没有具体的鼓捣明白,倒是学习了有趣的参数。
12月,百度百科建了个QQ群让我学习新人的课程,我以前就有更新,这么些年更新的怎么也有几百条了。弄个QQ群,我认为还不如用如流工作群好呢!
我的体重终于在二十多年以后长起来了,整整长了十斤多,我期望接下来几年把这些长出来的肥肉变成瘦肉,均衡一下能量分配。说起来我也是疏于锻炼,近年去锻炼身体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疫情后,我觉得我的气息也不太好了,经常跑一千米就完了。再像以前般跑两千米的时候好像不行了。疫情产生的心肺呼吸问题会继续影响整个儿人类吗?
年底了,下一个新风口变的越来越明显了。我的消息圈子没事就会出几个机器人的新闻。说起来,机器人并不一定是人形的,功能达到要求就是最优解。比如服务于人类,就应该在各种场景中适合人类的生活习惯。我记得学习公共英语三级和四级的时候,很多章节分类了不同的场景。
在餐厅,机器人能应付全部的工作,就算在餐厅领域能代替人类,如果成本比雇佣员工更好,那么机器人就可以完全应用了。总的来说机器也并不非要称之为机器人或者机器狗,其应用场景不同,为人类服务方式不同的机器可以有自己的名字。不过说起机器人,人们就会想起那些超级机器。算是智能机器的统称吧!说起来中国应该在这方面更厉害,古时候木匠对机关和结构可是有不同的见解!
今年外出仅仅去过沈阳和葫芦岛,更远的地方没时间去,总是有需要照顾的事情。换做以前的我,说走就走。单位把护照也查收了,出远门开始执行报备了。
《时间的朋友》今晚如期播出,我看了一段,年龄大了需要休息,所以还是早早去休息了。明天有时间再看吧。
2024年,我获得的东西比去年多一些,这一年是有些感慨的,杂乱繁序而又不失精彩。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于锦州市(腊月初一)

接地气儿

接地气儿,俗一点理解叫贴近生活,再透彻一点说是与群众生活在一起。我的旧时光里身边经过的人没有一万也得有八千。我这么普通的人都能接触这么多人,想必与我年纪相仿的人会比我见过的人更多。我在Linkedin的页面间看过许多老板的联系人是几千+的数量级,我是没有那个能力外联如此多的职业人。
既然人都会接触一定数量级的人就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人不比机器,机器多数时候没得选择,人有得选择。
我曾以为接地气儿就是机器般没得选择,但人终归是人,人有喜欢的地气儿和不喜欢的地气儿,所以人的选择会比较偏激。也就是说特别偏激的人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最近几年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假如在二十年前或者三十年前家用汽车是奢侈品,多数汽车也还是进口货。现今大多数老板都有了自己的工厂,生产的车样式繁多,甚至有了许多diy style的经典案例。日子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现在来看是汽车和手机。消费群体也最多。可以说是游走在群众中的产品。
如果抛却社交及产品附加值,汽车在使用、维护保养间能让人们便利即是好车。说起来销量排行榜前列的五菱宏光就是接地气儿榜样。手机与汽车类似,需求相同。以前人们喜欢长久的事物,时至今天人们仍旧没变,只是机器也有保质期。
千万别做机器,也别错过做人的选择。否则人与机器就没得区别了。只是人再怎么接地气儿也不如机器,机器游走的人群之间,而人类还很喜欢机器。
二零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于锦州

  • 文章
  • 评论
  • 分类
  • 归档
  • 外链





2
0
2
5